磁盤空間不足。 磁盤空間不足。
2020年12月13日,建設單位龍泉市龍祥觀管理委員會邀請相關單位人員及專家組成驗收工作組(名單附后),共計7人,參加會議的單位有:浙江齊鑫環境檢測有限公司(驗收監測單位、驗收報告編制單位),根據浙江齊鑫環境檢測有限公司編制的《龍泉市龍祥觀管理委員會龍泉市龍祥觀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并對照《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環評[2017]4號),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指南、本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決定等要求對本項目環境保護設施進行驗收,與會代表進行了現場檢查,經認真討論,形成意見如下:
一、項目建設基本情況
(一)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龍泉市龍祥觀項目位于龍泉市蘭巨鄉大巨村步兒石玄自然村,主要建設道教研究院、居士樓、龍祥觀接待處、法務流通處和商業服務配套等五大功能區。項目總用地面積109237.00m2,總建筑面積20382.28m2。道觀內建筑方案采用中軸對稱的結構。中軸線是道教供奉神靈的殿堂,自南向北依次是道教玄壇、山門、劍圣殿、太清寶殿,兩廂分建其他樓堂殿閣,是宗教活動的中心區域;東西側分別是齋堂、水云堂、居士林、禪房、養生堂等功能區。本道觀三面環山,南側為104縣道,隔路為大賽溪。項目于2014年3月開工建設,2020年8月建設基本完成,并正常接待游客。
項目常住道士、居士200人,游客日均流量為100人/d。設有齋堂,提供常住道士、居士和游客的餐飲需求。
(二)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該項目于2012年在龍泉市發展和改革局登記備案(龍發改許可函[2012]17號)。2013年7月,龍祥觀管委會委托浙江博華環境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編寫了《龍泉市龍祥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13年12月19日取得了龍泉市環境保護局《關于龍泉市龍祥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龍環許[2013]100號文件。
(三)投資情況
項目總投資50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08萬元,占總投資的0.42%。
(四)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為項目的整體驗收。
二、項目變動情況
根據現場調查和資料查閱,項目建設規模、性質、建設地點、環保設施,基本符合環評及批復要求建設完成。無重大變化。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龍泉市龍祥觀管理委員會龍泉市龍祥觀根據“環評文件”和“環評批復”要求基本配套建設了相應的環保設施:
1.廢水:項目生活污水主要來自道士、居士和游客。道觀西南側設1公廁,觀內設多個衛生間,齋堂設1個隔油池,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或隔油池預處理達《農田灌溉標準》(GB5084-2005)的旱作標準后匯至收集井,用于道觀周邊的農田灌溉。
2.廢氣: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包括蠟燭、香、錫紙燃燒產生的煙氣、停車場汽車尾氣以及齋堂油煙。項目齋堂產生油煙廢氣,齋堂為常住道士、居土及游客提供餐飲。齋堂采用液化氣為燃料,產生的油煙廢氣經集氣罩收集后由一根總風管引出,通至食堂外油煙凈化器凈化引至樓頂排放。其他廢氣目前呈無組織排放。
3.噪聲:本項目的噪聲主要為宗教活動、人員活動以及油煙凈化器、空調外機產生的噪聲;道觀主要通過:道觀內合理布局,各建筑盡可能采用隔聲材料,加強對常住人口和游客的管理,減少夜間活動等措施,減少噪聲排放。
4.固廢: 本項目營運期間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香和錫紙燃燒的灰燼、燭油以及生活垃圾。其中燭油收集后回收利用,香和錫紙燃燒的灰燼以及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
5. 生態保護措施:本項目所在地綠化良好,道觀內種植多樣盆栽植物,道觀紅線外林地進行了積極復綠,裸露面均播撒草籽進行綠化。施工邊緣建設擋土墻防止水土流失。
四、環保設施運行效果
根據浙江齊鑫環境檢測有限公司編制的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
1.廢水:監測結果表明:項目污水收集井廢水中pH范圍、化學需氧量、懸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石油類濃度均達到《農田灌溉標準》(GB5084-2005)的旱作標準。
2.廢氣:監測結果表明,道觀邊界無組織排放監控點顆粒物濃度和參照點濃度差值能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無組織排放監控濃度限值要求。齋堂油煙經論證的油煙凈化器處理后高空排放,免于檢測。
3.噪聲:監測結果表明:道觀邊界晝間、夜間噪聲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要求。
4.固體廢物:道觀產生的香和錫箔紙灰、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理、處置;燭油收集后回用;觀內設多處垃圾箱。一般固體廢棄物貯存、處置基本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處置場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01)及修改(環境保護部公告2013年第36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的有關規定。
5.總量控制:本項目最終廢水為生活污水,無需區域替代削減。
五、驗收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