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盤空間不足。 磁盤空間不足。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和《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要求,2023年6月1日,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邀請相關單位人員及專家組成驗收工作組(名單附后),根據浙江齊鑫環境檢測有限公司編制的《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建筑用石料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QX(竣) 20230501),嚴格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技術規范、本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和審批部門審批意見等要求對本項目進行驗收現場檢查,提出現場檢查意見如下:
一、工程建設基本情況
1、建設地點、規模、主要建設內容
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2018年10月取得青田縣溫溪鎮小峙村牛坦底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采礦權,2020年1月取得麗水市生態環境局青田分局關于《青田縣溫溪鎮小峙村牛坦底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開采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批復意見(青環審[2020]8號)。2020年4月公司取得了溫溪鎮小峙村牛坦底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臨時加工場及堆場臨時用地33306平方米,并于2020年10月獲得麗水市生態環境局青田分局關于《青田縣溫溪鎮小峙村牛坦底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配套設施用地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批復意見(麗環建青[2020]13號)。2022年公司投資25000萬元,利用礦山配套的臨時用地,購置給料機、破碎機、振動篩、脫水細沙回收一體機、壓濾機等配套設備,建設配套礦山的砂石料加工廠,年加工輸送建筑用石料180萬噸。
項目工作制度及定員:本項目勞動定員30人,工作時間16h,年工作300天,年工作時間4800h,廠區不設食宿。
2、建設過程及環保審批情況
公司于2022年2月,企業委托浙江碧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編制了《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建筑用石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于2022年3月22日取得了麗水市生態環境局青田分局《關于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建筑用石料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審查意見》麗環建青[2022] 10號文件。項目于2022年3月開工建設,2022年12月投入試生產,目前形成年產180萬噸建筑用石料的生產能力。公司已于2023年5月30日進行排污許可變更登記編號:91331121MA2A1G05XN001X,有效期截止到2028年5月29日。
3、投資情況
項目實際總投資為25000萬元,環保實際投資額為120萬元,占項目實際總投資的0.5%
4、驗收范圍
本次驗收為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建筑用石料項目整體驗收。
二、工程變動情況
根據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監測表》及現場檢查:項目建設情況與環評基本一致,無重大變動。
三、環境保護設施建設情況
1、廢水
項目產生的廢水主要為生活污水、初期雨水、洗砂廢水、噴淋廢水和車輛沖洗水。初期雨水經雨水收集池沉淀處理后回用于生產;洗砂廢水、噴淋廢水和車輛沖洗水收集后經污水處理設施(混凝沉淀工藝)和沉淀池處理后回用于生產,不外排;項目生活設施租用牛坦底農戶民房,生活污水進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廠區內不產生生活污水。
2、廢氣
本項目廢氣主要為運輸、裝卸、石料輸送、破碎及篩分、堆料場等處會產生揚塵及汽車運輸過程產生的汽車尾氣。 企業對破碎、篩分等生產區域采用彩鋼瓦封閉,建設封閉式標準廠房,生產區域內安裝霧化噴頭,作業過程采用濕法加工,室外輸送帶均采用彩鋼板進行半封閉并出入料口設置噴淋設施抑塵;廠區配備霧泡機、灑水車灑水抑塵,廠區內設置車輛過水池進行抑塵;堆場采取噴淋增濕抑塵措施。少量汽車尾氣無組織排放。
3、噪聲
項目噪聲主要為機械設備的運行噪聲。通過合理布局和選用低噪設備等措施來降低設備運行時產生的噪聲以及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4、固廢
項目固體廢棄物主要為生活垃圾、廢包裝袋、污水處理污泥、廢機油和空油桶。廢包裝袋外售綜合利用;污泥外售綜合利用;生活垃圾委托環衛部門清運處置;廢機油和空油桶暫存于危廢倉庫,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
四、環境保護設施調試效果
1、廢水
項目外排雨水口中pH值范圍、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石油類濃度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中的Ⅱ類標準。
2、廢氣
項目廠界無組織顆粒物濃度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無組織監控濃度限值標準要求。
3、噪聲
驗收監測期間,項目四側廠界晝間、夜間噪聲均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中2類標準要求。
4、總量控制情況:項目無總量控制要求。
五、驗收現場檢查結論
依據《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暫行辦法》(國環規環評[2017]4號),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建筑用石料項目環保手續齊全。根據《 青田縣甬僑礦業有限公司年產180萬噸建筑用石料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監測表》等資料及環境保護設施現場檢查情況,企業基本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的有關要求落實了各項環境保護設施與措施。驗收組建議落實相關措施后通過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并按要求公示驗收情況。